作为一名优秀的风光摄影家,刘梦樱不仅仅是用相机表达这个世界的外在,更是用镜头灵动展现她被吸引被激发的过程。她注重写意却不放弃形式美,借助象征、隐喻等多种手法,经过简化、提炼等构图形式,用主观创造与个性化表达方式,以开放视界和当代摄影新视觉的语境,使画面呈现出很强的形式感与装饰性。
刘梦樱的作品让人完全忽略这位女摄影家其实已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作为风光摄影家,要在方寸之间展现大自然过目难忘的瑰丽,需要对风光摄影有深刻的、不同于他人的认识,还要慧眼独具,更要有足够的自然地理人文底蕴。可能只有对岁月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用老辣又纯粹的目光搜寻自然界中的偶发和陌生,获得一种无意识的原始启示和创造力吧。
刘梦樱的照片多数用简洁的白描手法拍摄,通过诸多的视觉元素和符号,表现自然生态的有序或偶然。她的作品,迷人的光晕、干净的构图、通透的色调,整体淡远空明。有些看似轻描淡写、轻吟浅弹的调子,画面却富有深意,令人隽永回味。初看她的作品似乎冷漠疏离缺了烟火气,细读之后却和谐温暖犹如轻风拂面。
作品仿佛天生自带一层滤镜,有一种“轻薄的假象”,覆罩着恬淡的诗意。这种独辟蹊径的创作手法,使得作品多了与众不同的阅读视角,有了较高的辨识度,也拥有独具一格的艺术欣赏价值。
那些看似无序的风霜冰雪的自然留痕,或写意或工笔,或抽象或具形,无不呈现出奇异的生命张力,给人丰富的感观与联想。
因为在北方生活过,与冰雪相伴几十年,刘梦樱的作品既蕴含着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浪漫,也有时光流淌、岁月沉淀的超然,带着东方特有的观世态度和表现方式。有时回看这些年的方寸积累,刘梦樱说:“仍然会有情感升华、心扉洞开的感动和豁然。所以,在体验影像带来的心灵洗礼、视觉震撼的同时,也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片冰与雪的神奇天地,让更多的读者眼到心到身到,在精美的画册中与这个莹白世界来一场视觉邂逅。”当然,刘梦樱还有一些其他题材的风光作品。
正如曼雷在《论摄影》一文中说:“与其拍摄一个东西,不如拍摄一个意念;与其拍摄一个意念,不如拍摄一个幻梦。”刘梦樱的风光作品有效扩展了作品的精神内涵,它不仅是作者情感的发挥,更是思考的凝结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