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从性质上讲,“后期”是摄影活动的继续。什么是摄影?通俗一点讲,就是对感光物体其影像的记录,早前是胶片冲洗,现在可以jpg格式直接出片,也可以是原始数据即RAW格式间接成像。数码相机前的后期,是先冲洗胶原再显影成照片,色彩浅与淡,亮度高于低,全靠师傅经验。
现在多用电子化的数码相机拍摄,JPG格式拍摄的可以直接出片,像是已经炒熟的饭菜;而用RAW格子拍摄时,是没有进行成像转化的元素数据,就像尚未烹饪的蔬菜,可以做出多种“美味佳肴”。只是JPG格式没有RAW格式可变性强,都是历史发展了的“新后期”。
二是从内容上讲,“后期”不仅仅只调整曝光。摄影后期,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摄影后期也是其中的一道重要的程序,尤其是RAW格式拍摄时,可以调整的幅度比更大,既可以调节亮度、对比度,也可以调节色温、色彩饱和度,为后期再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实,裁剪、水平度调整也是后期的内容之一。原来黑白照片时代,这些调整都是洗相师傅靠手工完成,现在主要是靠计算机软件实施。没有长焦拍摄远景,临时抓拍被摄主体严重偏离中心等情况时,通过后期缩减可以减少不少遗憾,让报废的片子起死回生,甚至可能令人喜出望外。
三是从方法上讲,“后期”不局限于软件处理。对于摄影后期,其实不仅仅在相机拍摄之后的软件处理,拍摄时的色温选择、曝光量增减、感光度确定,包括闪光灯的运用,都是广义上的“后期”。日出日落时,通过调整色温设置,就可以把暖色调的太阳,拍摄成冷色调的图片来。
同样,本是黑白为主的风景,把色温调整为荧光灯模式的色温,可以拍摄成与肉眼看到的完全不一样的异色图片。通过变焦放大物体的局部,或者大光圈拍摄微距物体,也呈现出来虚化背景的艺术片。也就是说,拍照“后期”,是多元的,贯彻于摄影的各个阶段。
四是从效果上讲,“后期”的尺度应辩证统一。摄影后期不是目的,是为了让图片更具魅力,不能为了后期而后期。有的“拒绝摄影后期”就是认为后期不是摄影,不是”照出来的样子”。除了创意性的图片,最好少用改得面目全非的PS,没有太阳加个太阳,没有云彩补上云朵,那就不是摄影,而是美术创作了!
也不能否定后期的必要性,一切都应该以还原图片真实面目为基础,因需而为。如果直出的照片图质很优秀,就不用再作后期改变,就不用再后期改变;要是因多种原因图片曝光有一些过曝欠曝,色调与期望有差距,亮度过亮过暗等等问题,就应该毫不犹豫地通过后期进行矫正,达到比较理想的图质要求。